1、社會輿論:2020年的疫情中,全國封城控制疫情,經濟下行就業(yè)受限,十四億人宅家抗疫,大家的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很多人的負面情緒沒有機會得到釋放和宣泄。同時,學校停課,學生們在家上網課。學生們對于學業(yè)的把握度降低,老師對孩子的學習狀況了解度降低,也導致了大家對于教育狀況的不滿在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幅度提高高考的難度,會客觀增加人心里的負面情緒,讓大家對考試院的指責聲不絕于耳。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那就是:高考的難度一定不會增加很多。
2、命題規(guī)律:每年高考的命題始于3月份,終于5月份。這期間既要把命題的工作完成,還要完成后期審驗的工作。所謂后期的審驗工作,就是把各個出題老師的命題進行匯總,然后選出當年要考的題目,統(tǒng)籌試卷的難度以及知識點覆蓋度,驗證合理程度再確定最后的試卷。
由于大家上了幾個月的網課,本身學習習慣和學校師資等等內外部條件,造成了學習成果的兩極分化嚴重。這種情況對于命題的區(qū)隔度是有加成的。所謂的區(qū)隔度就是讓所有人的分數位于比較合理的分數區(qū)間,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更容易在成績上分出高低。
所以我們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在高考命題的策略上,沒有必要把區(qū)隔度定得太高,學生憑借自然分化已經能夠出現一定的區(qū)隔度。
3、疫情狀況:今年的疫情,對于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如果不考點什么相關的內容,顯然是不合理的。但是那些已經成為全民熱點的話題,反而考的可能性比較小,原因就是不容易考出區(qū)隔度。如果隔三差五就見諸于報端,那么這個話題就不容易讓學生們產生思考,容易出現答案分不出高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