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湖北高考 > 正文
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jīng)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xù)體驗經(jīng)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湖北工業(yè)大學預測分數(shù)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湖北工業(yè)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湖北工業(yè)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shù)據(jù),及2023年湖北工業(yè)大學預測分數(shù)數(shù)據(jù)。
湖北工業(yè)大學預測分數(shù)線是340分到600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165329名到2598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湖北工業(yè)大學在河北2022年歷史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56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018名;
2、湖北工業(yè)大學在內(nèi)蒙古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48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996名;
3、湖北工業(yè)大學在江蘇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553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981名;
4、湖北工業(yè)大學在湖北2022年歷史(歷史+不限)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53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757名;
5、湖北工業(yè)大學在湖北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521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8275名;
6、湖北工業(yè)大學在廣東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549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1484名;
1、2022年湖北工業(yè)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shù)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570 | 20457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600 | 14110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68 | 7018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94 | 97686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2022 | 511 | 28928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2022 | 524 | 5601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87 | 15996 |
內(nèi)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507 | 3213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43 | 6500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64 | 20025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75 | 22745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6 | 59117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53 | 51981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91 | 5744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44 | 43628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8 | 32927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1 | 8243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0 | 22583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1 | 6797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493 | 165329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47 | 6404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4 | 9577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64 | 4325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49 | 12022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38 | 10757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45 | 9065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49 | 8179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13 | 5391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1 | 48275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6 | 4484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2 | 40838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4 | 3956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6 | 3820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3 | 33823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7 | 3355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7 | 3355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28 | 2277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8 | 10064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9 | 71484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52 | 67666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01 | 33211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606 | 9536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617 | 7995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12 | 3671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3 | 74956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65 | 3955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40 | 17987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89 | 29683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61 | 7438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38 | 28877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88 | 37655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10 | 8286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68 | 23120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00 | 5025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73 | 11180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12 | 4714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45 | 8402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97 | 2598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2 | 340 | 4247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2 | 376 | 8763 |
2、2021年湖北工業(yè)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shù)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569 | 18731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588 | 14918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75 | 637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81 | 105433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2021 | 523 | 26369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2021 | 551 | 5169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52 | 22943 |
內(nèi)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29 | 3800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69 | 6247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68 | 1903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77 | 21445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28 | 57906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32 | 54004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91 | 515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9 | 47533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62 | 3243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92 | 8214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65 | 21099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83 | 6403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493 | 166110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55 | 5451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0 | 9998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76 | 45897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88 | 10158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71 | 986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75 | 8825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77 | 8365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26 | 5386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37 | 47977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48 | 4196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3 | 39259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8 | 3660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9 | 3605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2 | 34470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7 | 28099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8 | 27474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40 | 23735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03 | 13031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0 | 69407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4 | 65537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99 | 37906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598 | 10128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611 | 8277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52 | 35214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1 | 82994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71 | 38829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6 | 11784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92 | 29483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69 | 7263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6 | 30124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43 | 60179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86 | 35813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26 | 8104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76 | 21035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21 | 494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82 | 10298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53 | 2264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38 | 9312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12 | 3008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1 | 316 | 6014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1 | 379 | 1274 |
湖北工業(yè)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覆蓋工、文、理、藝、經(jīng)、管、法、教、醫(yī)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輕工業(yè)學院和原湖北農(nóng)業(yè)機械?茖W校合并組建成湖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yè)大學。學校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在湖北省高教體系中起龍頭示范作用的、水平較高的骨干大學”;擁有豐富的辦學層次,具有推薦優(yōu)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和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jīng)驗高!狈Q號;2014年,學校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連續(xù)兩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2018年入選教育部2018年度全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經(jīng)驗高校50強、2021年入選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4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文體和后勤服務設施,以及門類齊全的基礎實驗室和專業(yè)實驗室,學生公寓均配有空調(diào)和開水、熱水供應設施。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4.58萬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級圖書館,現(xiàn)有館藏紙質(zhì)圖書192萬余冊,電子圖書163萬余冊,電子期刊153萬余冊。學校建有安全通暢的校園網(wǎng)絡、智慧快捷的校務平臺。學,F(xiàn)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計算機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業(yè)設計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芯片產(chǎn)業(yè)學院)、體育學院、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國際學院、底特律綠色工業(yè)學院、工程技術學院17個教學單位;圖書館、繼續(xù)教育學院、信息技術中心、檔案館、期刊社、農(nóng)機工程研究設計院、農(nóng)機鑒定站、資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有限公司、科技園有限責任公司、校醫(yī)院10個直屬單位。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近2萬人,研究生近7000人,國際學生近1000人。學校現(xiàn)有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00余人,專職博士、碩士生導師8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65%以上,F(xiàn)有國家級人才27人、省級專家人才188人。學校還先后從國內(nèi)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業(yè)單位聘請了包括9名國內(nèi)院士和8名國外院士在內(nèi)的兼職教授400余人,形成了以國家級人才為領軍、省部級人才為中堅、中青年博士教師為骨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F(xiàn)有56個本科專業(yè)招生。其中,國家特色專業(yè)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0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3個、“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3個,產(chǎn)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295項,湖北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0個,湖北省品牌專業(yè)8個,湖北省戰(zhàn)略性新興(支柱)產(chǎn)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和“荊楚卓越人才協(xié)同育人計劃”等專業(yè)27個;湖北省優(yōu)秀教學團隊14個,湖北高校省級優(yōu)秀基層教學組織12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14個專業(yè)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或住建部專業(yè)評估。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湖北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6門,省級一流課程38門,省級各類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5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項,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2項。近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綠色工業(yè)發(fā)展和傳統(tǒng)工業(yè)綠色化的戰(zhàn)略需求,持續(xù)深入實施以綠色工業(yè)為主導的“135+”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F(xiàn)有1個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湖北省優(yōu)勢學科,5個湖北省特色學科,4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4個湖北省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力電子工程、生物工程”3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工程學、農(nóng)業(yè)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研究生創(chuàng)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5個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臺、1個湖北省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中試基地、2個湖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7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個省級校企研發(fā)中心、41個省級企校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15家產(chǎn)業(yè)研究院等各類科研平臺。2012年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0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450多部;收錄高水平論文2700余篇,其中SCI論文1400余篇;專有授權專利25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4項,其中國家獎1項、省級一等獎26項。學校緊緊圍繞區(qū)域產(chǎn)業(yè)發(fā)展重大需求和湖北“51020”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體系開展科學研究,與500多家大中型
江漢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0江漢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40中南民族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1 10:0:34三峽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