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捐款做好事,卻從萬元戶變成了“負元戶”,從大房子搬進了現在70平方米的小房子。張紀清卻說,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當他一人富裕的時候,卻看見周圍眾多人十分貧困,F在,他幫助的不少人都有了出息,自己雖然不是太富裕,但生活吃穿不愁家庭和睦!靶睦锖苤恪⒑芴、很開心!
對于家人來說,張紀清是不是“炎黃”倒不是很重要!案赣H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家教就是要助人為樂、行善積德”,張紀清的兒子張虎回憶,早在1987年之前,父親就經常做好事并資助一些生活困難的人,哪怕后來換了一個化名,也改變不了他做好事的初衷。
27年來,家人也用實際行動支持著張紀清的愛心行動,老伴把自己的退休金拿了出來,女兒把空著的房子給父親拿去出租。最讓張紀清欣慰的是后繼有人了,孫子從四年級開始就跟他做慈善,每年他都會把壓歲錢和舊衣服捐出去。
雖然“炎黃”曝光了,但張紀清的愛心捐助還將繼續(xù)下去。張紀清以前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想牽頭把周邊地區(qū)人們不穿的衣服募集起來,送到他曾經考察過的那些貧困地區(qū)去。在他看來,那些地方甚至沒人知道,但恰恰是真正需要幫助的,F在自己不用再‘潛伏’下去了,也意味著他以后會光明正大地去做這些事了。
“炎黃精神”感召下崛起小城大愛
其實“炎黃”是誰已不重要,“炎黃”已經從一個名字升華為一種精神,受“炎黃”精神影響,樂善好施不留姓名的“炎黃們”在當地層出不窮。
祝塘敬老院是“炎黃”首個捐款資助的單位,在敬老院的賬本上,記載著歷年捐款捐物的數字。除了“炎黃”、“黃炎民”這兩個張紀清化名的捐款記錄外,還有署名“炎黃姑娘”、“另炎黃”等許許多多其他受“炎黃精神”影響的愛心人士的捐款。學“炎黃”、當“炎黃”的良好風尚在江陰蔚然成風,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大特色品牌。
27年來,江陰也曾數次興起尋找“炎黃”的熱潮。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江陰專門進行了為期數月的大討論,張紀清老人得知此事后,也曾寫信或通過公用電話匿名給當地政府和媒體聯系過,說他不是為了名和利,希望大家把尋找他的精力用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身上。27年來,“炎黃”的事跡曾被不少媒體聚焦,中央電視臺四套《走遍中國》欄目曾專程到祝塘拍攝了專題片《誰是炎黃》。受“炎黃”精神影響,樂善好施不留姓名的新“炎黃”在當地層出不窮
全國兩會什么時候結
時間:2023-09-17 02:0:44公司搬遷員工內部通知范文
時間:2023-09-16 02:0:47公司搬遷怎么發(fā)朋友圈通知
時間:2023-09-16 05:0:41公司搬遷告客戶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9-13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