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高考百科 > 正文
在高校錄取結束后,省招辦將通過市、縣(市、區(qū))招辦及時向考生、社會提供考生錄取狀態(tài)和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yè)及招生人數(shù)等信息查詢。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guī)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qū))招辦規(guī)定的地點填報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從調(diào)劑志愿)。
省招辦對填報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從調(diào)劑志愿)的考生按投檔原則再次進行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yè)。如考生不按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填報平行院校志愿及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則視為其自愿放棄該志愿填報機會。如考生不按當?shù)卣修k規(guī)定的程序對本人所填報的志愿信息進行簽名確認,而對考生本人錄取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由考生本人負責。
優(yōu)勢
順序志愿
過去,每批次設置4個院校志愿和1個服從志愿。投檔時,第一步:省招辦根據(jù)考生志愿分學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錄取時,同時將所有第一志愿填報南京大學的考生排序,將所有填報東南大學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從高分往低分順序向學校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將未錄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別排序,然后從高分往低分投檔……以此類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選擇一個第一志愿,其他志愿錄取率相對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報考的學校不能錄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錄滿,那么該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個批次中錄取,個別考生甚至因此落榜。所以,怎樣選擇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
平行志愿
實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時選擇A、B、C 3個或A、B、C、D、E 5個學校(2013年,山東省考生可一次填報6個院校),錄取投檔時,“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則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類推。第二步:每個考生投檔時,按志愿中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校的順序檢索,如考分夠A學校,就投檔到A學校,如不夠,則看B學校,以此類推……這樣就相當于考生一次選擇了3個或5個第一志愿,擴大了考生選擇范圍。對未被平行院校志愿錄取的考生,還可以再參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報,使考生擁有了更多的錄取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
填報志愿方式的改變,是招生部門在現(xiàn)有的錄取模式下,堅持以考生為本,進一步為考生服務、為院校服務的一項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競爭、公正選拔招生原則的重要舉措。
意義
(一)對考生來說,擴大了考生的選擇范圍,降低考生填報志愿的難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錄取率。
(二)對于高校來說,生源素質(zhì)更加均衡,也解決了以往投檔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滿而另一部分嚴重斷檔的問題,有利于順利地完成錄取工作。據(jù)模擬預測,平行志愿一次錄取率可達90%以上。
(三)進一步提高了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高考模擬填報志愿的作用是
時間:2024-05-22 15:0:10本科二批a段和b段區(qū)別是什么
時間:2024-05-22 15:0:01高考學生營養(yǎng)食譜大全
時間:2024-05-22 15:0:43自由投檔是不是滑檔了 被錄
時間:2024-04-06 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