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生性高傲,驅羊拾芥,讓人受不了。
(2) 真要讓誰有個萬而八千輛的得,平個天下易如拾芥耳。
(3) 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4) 更好,有了這一支后援,今夜之事易如拾芥耳。
(5) 因此,琥珀拾芥和磁石引針,作為異類相感的個案,充當起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如山反證。
(6) 獨徐世昌者,僥幸入詞苑,學問非所長,終身未綰軍符,戎事更非所習,談笑從容,取功名如拾芥,仕清室忝握機樞,佐民國儼居元首。
心往一處想造句,用心往一處
時間:2023-09-19 08:0:58而笑造句,用而笑造句
時間:2023-09-17 10:0:32亦當造句,用亦當造句
時間:2023-09-15 04:0:14小段造句,用小段造句
時間:2023-09-15 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