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作文素材 > 正文
1、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jì)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尋,時君咸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
5、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7、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8、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9、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2、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1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5、窮困便獨(dú)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6、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7、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18、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jiān)甲利兵矣。
19、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2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21、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2、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23、遠(yuǎn)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24、仁則榮,不仁則辱。
25、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6、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27、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8、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29、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30、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31、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32、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3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34、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槊基,不如待時。
3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6、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3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40、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41、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4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43、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44、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45、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46、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47、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48、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1、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52、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54、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55、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56、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高考熱點(diǎn)作文素材及解析
時間:2024-05-24 06:0:11高考作文萬能素材積累與運(yùn)
時間:2024-04-18 09:0:22高考作文發(fā)生的熱點(diǎn)事
時間:2024-04-10 09:0:02高考作文熱點(diǎn)素材時事
時間:2024-04-06 07:0:28